新闻资讯

联系人:占先生

手机:15579160656

网址:www.nchlfs.cn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乡企城内28栋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 建筑业新政策不断推出,给建企带来哪些挑战?又将如何应对?

建筑业新政策不断推出,给建企带来哪些挑战?又将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16-11-3 9:52:21  点击数:1775
大家都非常关心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经济形势对于我们每个做企业的,无论是经济形势好不好,我们也要吃饭、做事。经济形势我们要适度的关心,但是作为企业、个人来说,是很难把控的。

南昌防水补漏|南昌防水|南昌补漏|南昌海龙防水补漏工程有限公司提示:

 

大家都非常关心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经济形势对于我们每个做企业的,无论是经济形势好不好,我们也要吃饭、做事。经济形势我们要适度的关心,但是作为企业、个人来说,是很难把控的。但是更应该,尤其是企业家,应该关心发展趋势,行业的发展趋势,如果说我们不掌握国家的发展趋势,不掌握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做事做的不对,可能就会被历史所抛弃。

过去一段时间,很多专家、领导、学者认为2016年建筑行业形势会好起来。为什么?因为过去一年行业里面出了很多政策,引导行业发展,引领行业的发展趋势。还有一些人认为,政府将出台的一些政策,这些政策对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是很有利的,比如,把工程结算作为工程竣工备案的必要条件,这个政策的出台,对于我们建筑企业来说就是大好事,现在很多省市已经开始推行这个政策,发布了这个制度,但是其他的大多数省市还没有发布这个制度。

再比如,担保制度,就是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时候,过去是一个卖方市场,建设方只要求承包方要缴纳履约保证金,建设方不缴纳支付保证金。今后新制度要求,不仅仅是要求我们乙方——承包方交纳履约保证金,建设方也要缴纳工程款支付保证金。如果说这个制度能出台,实际上对我们建筑市场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很多的领导、专家作出这样的推论和判断,认为2016年的建筑业的形势会好起来,也许是基于这个方面的推论和猜想,但我个人认为,如果说这些政策真正的出台,对我们这个行业是有帮助,是有改进的,但是,这需要有一个时期,2016年能够完全执行这个政策,执行到位是有难度的,2016年的建筑形式是非常严峻的,对我们的建筑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考验时期。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都知道,我国经济经过高速发展后,已经进入了中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方式,从过去粗放式发展,转变为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经济结构从过去的增量扩能转变为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发展动力从靠传统的增长方式,到必须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就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也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大趋势。

具体到我们的行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首先我说几点,比较具体的问题。

第一个是市场,现在房屋存量居高不下,现在的地方保护被打破,建筑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这是我们建筑市场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有很多省市已经把工业化生产作为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在推进,有很多省市已经出台了这样的制度,也就是说我们传统生产方式正在向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转变。

第三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这两年的政策,应该可以看到,过去项目挂靠管理的管理模式正在向企业直营管理转变。在新政策下挂靠经营管理模式已经是穷途末路。

第四个,税制改革的到来,会对我们施工企业的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挂靠方式将是死路一条。

这是建筑行业的几个具体问题,它基本可以说明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如果非要说说建筑行业的新常态,我个人认为从以下六个方面可以看出建筑行业的新常态:

1、投资的重点,从全面投资转向集中投资。也就是说从过去的分散投资,全面投资,转向集中投资,尤其是民生工程,城市管网,铁路、公路、机场、能源、水利,海棉城市,这些是我们国家基本建设方面的投资的重点。尤其是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这是建筑行业的第一个新常态。

2、投资渠道从单一投资转向多渠道的投资。例如,基本建设不仅仅由国家出资投资,现在地方政府、民间以及海外投资商、投资集团等都可以成为投资主体。

3、投资的方式从单一转向多元化。工程发包的方式过去是传统的发包模式,后来转变成工程总承包、BT、BOT,去年开始,我国大力推进PPP模式,国家和民间资金共同建设项目。

4、工程建设从过去的大干快上转向质量效益。现在是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绿色、环保、节能。

5、企业资格从强调产值、机械设备转向注重企业人才。强化管理和技术人员的配置要求,倒逼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6、从企业自由经营转向依法经营。原项目分包、转包、挂靠经营模式将要退出历史舞台,工程项目生产经营,转向依法经营、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有责经营,一切责任和过程可追索。

这就是我们建筑行业的新常态,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新常态下,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究竟是什么?

第一、开放建筑市场,鼓励优胜劣汰。住建部发文,1、取消《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建市【2007】72号)中关于国家级工法、专利、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工程建设国家或行业标准等考核指标要求。对于申请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不再考核上述指标。

2、取消(1)《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建市【2014】159号)中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3000万元以上建筑工程的限制;(2)《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实施意见》(建市【2015】20号)特级资质企业限承担施工单项合同额6000万元以上建筑工程的限制;(3)《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建市【2007】72号)特级资质企业限承担施工单项合同额3000万元以上房屋建筑工程的限制。

3、将《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建市【2014】159号)中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承包工程范围修改为:可承担各类钢结构工程的施工。

4、取消《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实施意见》(建市[2015]20号)第四十二条关于“企业最多只能选择5个类别的专业承包资质换证,超过5个类别的其他专业承包资质按资质增项要求提出申请”的规定。

另外,还专门发布了《关于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的若干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建市〔2015〕140号文。

从这些文件政策可以看到,我们的建筑市场将更加开放,进入市场更加方便、门坎放宽,但是,要求所有的大小企业都在一个平台上竞争,这种竞争带来的结果是什么?那就是优胜劣汰。行的就上,不行的,就被别人挤的你没有活干,挤得你没有饭吃,如果找不到自己特有的生存本领,你就会被人挤死。企业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也是走向新常态的必然发展趋势。我们所有的企业家必须明白这个道理。

第二,转变经营方式,必须依法经营。工程的发包转包挂靠这一类应该退出了,尽管我们现在有一些企业还在打擦边球,还在做,但是必须要小心了。自从去年国家和建设部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例如,第一个文件是《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的通知》;第二个文件,《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工作的通知》;第三个文件,《关于建筑工程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出管理办法》;第四个文件,《建筑工业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制的通知》。这些文件政策无一不在强调建筑企业必须依法经营,建筑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必须对建设工程项目承担终身责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建筑行业从过去大干快上到现在转变成追求质量和效益的一个具体政策性文件的体现。

我们的建筑市场必须依法经营,我们的企业必须靠你自己的真实的本事,真实的能力经营,不能再去拿到一个工程,别人挂靠你,他去施工,收一点管理费,依据现有政策这样的时代已经不会再有了。

第三,鼓励自由竞争,强化监管体系。最近住建部印发了《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的标准》和《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试行通知》。这两个文件,我们建筑企业、做工程的往往不太关心,好像这个跟信息化有关系,跟我们做工程没有多大的关系,实际上这两个文件的出台和平台系统的实施,实际上是对我们建筑行业布下了“天罗地网”。这个“天罗地网”就是四库一平台。四库指的是:企业信息库、人员信息库、项目信息库和诚信信息库;一个平台指的是市场监管和诚信发布平台。

企业信息库,记载着企业的基本信息。只要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企业,任何一家企业都在这个网上,都在这个库里,企业是什么资质?什么时候申报的?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注册资本金、注册地等等,即申报或办理企业资质的一切企业信息都在里面。

第二个人员信息库,你这个企业有多少的建造师、工程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谁谁,他们的身份证号都在里面。这是企业的人员信息,还有企业承接的工程项目的全部信息都在这里面,承接工程的项目信息,很多人会问,全国那么多的项目,就是一个企业,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是怎么管的呢?你在承接工程项目后,必须办一个开工许可证,在办开工许可的时候,政府有关部门就已经把项目的信息录入到数据库里面了。这个项目的项目经理是谁,技术工程师是谁,项目的主要信息都在这里面,不用你操心。如果说你在办理开工许可时,你申报的项目经理,很快在库里就可以查出来,项目经理在其他项目上有没有使用。如果查出在其他项目已经使用了,你这个开工许可就办不下来。

还有诚信信息,你这个企业,尤其是施工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安全质量事故没有,一旦有,马上就记录这个信息,并在平台上发布。

这就是四库,同时四库还和什么东西连接呢?和全国的工商税务、社保等部门联网,你这个企业的员工是不是缴纳社保、納没有纳税,很快就可以得出结论。这个四个数据库,全国各个省都在做,省里做完了,由住建部联成了一个大网,这个对我们建筑行业的监管将来真是天网恢恢。

前几天我看到北京注销了100多家小型企业和实力不济的企业,全国各省市其他地方也有,两年行动今年是重要的一年,2015年下半年开始,2016年一年,2017年上半年到10月份结束,现在各个省市正在组织有关的监察人员深入到工程项目,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

如沈阳的一家企业,查出来之后,发现问题,给你三个月的整改期,如果三个月达不到,注销你的资质。

建筑行业是不是主要是住建部在管,其他的部门管吗?一样在管,水利部、交通部等,2015年都发布了他们部里的文件,严格企业的诚信管理,对主体信用评价制定了一系列的办法。比如说有挂靠、围标,转包等行为的企业一律降为CCC,并且三年内不得升级。这可以看到,我国对建筑行业,监管方面力度是非常大的。

第四,国家税法制度,改变企业经营模式。营改增税制,在2016年5月在我国全面推行。银行、证券、建筑行业推行新税制难度比较大。这个政策一出台,尤其对我们建筑行业最大的冲击就是我们的项目挂靠经营,这样经营模式,在实施营改增之时,就是企业挂靠经营结束之日,关于营改增的具体的方法就不讲了。

国家2015年12月24日还发布了一个《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的文件,其中有三点非常重要:

第一,2016年基本实现税务省能通办,2016年实现所有的发票网络化运营。这从源头上有效防范逃骗税和腐败行为,2017年基本实现跨区域经营企业全国通办,实现网上办税。

第二,建立促进诚信纳税机制,对那些不诚信纳税的企业当事人进行严格的管理。

第三,对重点税源的企业进行重点的轮查制度。

行业政策对我们建筑行业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这就是我要讲的,我们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这是在政策引导下所产生的一个建筑行业的趋势。但是建筑行业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我们已经看到有很多企业确确实实已经倒下了,倒下的不仅仅是中小企业,还有一些大企业,特级资质的企业。但是,我认为我们建筑企业是订单型的企业,你不找死,是不会轻易死掉的。

我们看一下那些“死掉”的企业,温州和宁波的特级企业,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为什么会死。问题出在经营者的心态上,不顾经济发展趋势、行业大势,丢掉主业,盲目借钱投资去赚快钱,赚容易赚的钱,最后把自己“整死”了。

我认为企业死,无外乎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竞争死,第二个是集资死,第三个是关系死。第一个是竞争死,不仅在我们的建筑行业,任何行业当中都属于常见死亡,或属于正常死亡,属于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一技之长、竞争不过别人,被别人、被市场整死的。第二个是集资死,现在建筑行业资产负债率,在全国所有行业中是最高的。国有建筑企业大多数在80%以上,应该说90%的大型建筑企业超过了85%的资产负债率。如果企业能够把握住自己,做能力以内的事情,尽量少借钱或不借钱做事,或者借钱做有把握赚钱的是,就不会轻易的死掉。例如,有些借钱买地然后炒房子,政策有变,这些企业就死掉了。第三个是关系死,不想通过自己正当的劳动,通过自己的实力到市场上打拼,总想通过旁门左道,通过托关系、走后门来承接工程,这样的企业,不可持久。例如,现在反腐倡廉,企业就很难维系下去了!因为,没有关系了,你的企业又没有自己的经营能力,市场经营能力,你还能行吗?肯定是不行的。作为一个建筑企业,如果你懂得了企业的这三种死法,你就知道怎么一个活法,我希望我们所有企业可以活的更好。

在现在这种大的经济和市场环境情况下,千万不要希望再回到GDP13%~15%高速发展时期,要适应这个新常态、新的发展趋势。要适应,我们必须创新,没有新的思路就没有出路,有了思路才能转型,才能升级,对于我们传统企业来说,一般的企业要转型是非常困难的,在企业没有考虑好,没有新的思路和方法之前,千万不要轻易转型,但是你应该做的一个事情,你企业必须升级,把你的企业升级起来,做好你自己,做好你的看家本领,打造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尤其是现在的困难时期,建筑企业必须学会抱团取暖,构建建筑企业的联合舰队,形成产业链,提高竞争能力。

我今年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调查了一个地级市,这个地级市大大小小的建筑企业700多家,但是这700多家企业(包括三级企业二级企业和一级企业),总产值加起来还赶不上中建五局的年产值,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这些企业太小了,能力太弱,无论是你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生产能力,还是市场开拓能力,远远不够。当今在建筑市场开放,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如果类似这个地区的这样的企业还不抱团取暖,你还有生存之地吗?

因此,为了适应新常态、新趋势,我对企业有五点建议:建立企业战略研究和指挥中心;打好人力资源战役,抢占制高点;打造企业平台,布局市场;创新市场,外抓市场,内抓管理,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打造企业核心能力和品牌,提升企业竞争力。

为什么要成立企业的战略研究和指挥中心,过去的企业管理模式导致公司总部管理能力非常薄弱,公司总部没有专职管理人员,没有组织协调能力,没有发展战略。现在企业必须做好三件事情,第一,认清形势,国家和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第二,你自己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第三,建立一个好的团队。如果一个企业把这三件事情做好了,你这个企业是一定能够渡过这个难关。

人力资源方面。现在很多企业,由过去挂靠经营转向企业直接管理、直接经营的企业,在这种经营模式转换后,明显地感觉到人力资源的不足,非常不足。在我所知道的一些民营企业,企业能管理项目的,最多只能组建三四、四五个项目部,再有新项目,就没有人了。你再看看我们的企业资质标准要求我们企业必须要有人,项目管理必须要有项目经理,技术工程师,项目管理五大员或八大员等。尤其在传统的生产方式向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期,人才是多么重要。可以说,现在是各种思想、管理模式最乱的年代,也是机遇最好的年代,强者独领风骚,弱者退出江湖,表面上看市场在洗牌,实际上背后洗的是人。

第三我们必须打造好企业平台,很多人抱着侥幸的心里说国家会把资质取消,或者淡化资质管理,我认为政策不管怎么样,经济如何发展,这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同等的,外部条件都是一样的,你有能力就可以竞争过别人。由此可见,企业应根据国家和行业政策,实时地调整企业资质,科学、合理的布局企业市场。

第四,企业不仅要外抓市场,还要内抓管理。过去有些靠挂靠经营的企业,企业的市场经营能力非常的薄弱,现在在市场竞争上会遇到各种困难,现在只有抓住了市场、练好内功,才有出头之日。

练好内功,企业必须搞好五次经营。企业五次经营包括:市场经营、项目实施策划、采购管理、项目实施和项目收尾管理。如果把工程项目的这五次经营搞好了,企业才能做到防范风险、控制成本、保住利润。

第五,打造企业核心能力和品牌,提升企业竞争力。打造企业核心能力和品牌,必须要进行顶层设计,必须有好的思想。好的思想来自于企业家,因此,企业家首先要转型,只有企业家转型来了,才会产生新的思想,有了新思想,企业才能战略转型升级。新思想是企业的动力与远见;战略转型升级是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对企业未来的理解。

企业仅做战略转型是不够的,还必须依据战略转型做企业的组织转型、营销转型、生产转型、研发转型和运营转型。企业的组织转型、营销转型、生产转型、研发转型和运营转型是实现战略转型的方法与措施。有了方法和措施后,还要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即要用文字的东西把它固化下来,并用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只有这样不断转型升级的企业,才能适应新常态,才具有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

企业竞争,比的不是发展速度,看谁发展快,而是比的谁活的时间更长。

企业发展的关键不是判断宏观经济形势,而是判断国家行业发展趋势,如何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紧跟趋势。

在变革时期,比的不是企业规模大小,而是反应速度的快慢,在这个时期即使你很聪明,很努力,但是你干的事情不做趋势上,不再风口上,你再聪明,再努力,规模再大,也飞不起来。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你有的别人没有,大家都有,无论你多强都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你能,别人也能,便是无能,所谓能,一定是永远立足于自己,而独有的能力。

 

南昌海龙防水补漏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建筑领域的南昌防水补漏|南昌防水|南昌补漏知名企业,在南昌有十几年的历史。自2005年成立以来为多家星级酒店,房地产,政府部门,大中专院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进行过房屋修缮,维修足迹遍布西湖区、东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红谷滩新区,针对市内新建联排别墅、独栋别墅比较突出的天井雨棚、阳台飘窗、阴阳角屋面露台漏水情况,施工队伍积累了丰富的维修经验,公司致力于南昌发展、服务于南昌的理念被南昌市东湖区民政局12343市民服务平台纳入合作企业,南昌市农民工再就业先进集体,现主营维修各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游泳池、外墙、阳台飘窗、平窗、复式落地窗、电梯井、大型储运彩钢瓦屋面、建筑物伸缩缝、工矿电缆沟、斜屋面天沟、地下室人防及对建筑物环保要求较高的南昌防水补漏业务,对复杂疑难及久治不彻底的疑难漏水维修提供解决方案,南昌市别墅防水维修优质服务商。